9月23日,随着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式拉开序幕,位于天府农业博览园(简称:天府农博园)主展馆G4馆的中华农耕文明博物馆面向公众长期开放“天府农耕文明”主题展览、“脱贫攻坚”主题展览和农民工博物馆。据悉,该馆主题展览从四川地区作为天府粮仓的地理、历史、自然人文环境、农业出产以及新时代农业工作等多方面,对四川农业文明进行全方位解析和展示。
天府农耕文明主题展览汉代庄园经济相关知识介绍 供图 成都新津区委宣传部
“天府农耕文明”主题展览位于天府农博园主展馆G4馆的第一层,共分为历史上天府农耕文明发育发展概况、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四川农业百年发展历程两大核心篇目。展览以时间线索为脉络,叙述了从新石器时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跨越5000年的四川农业农村演进历程,突出天府农耕文明亮点,展现天府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及辉煌成就,树立起天府农耕文明权威典范的完整证据系统。
农民工博物馆“开往春天的列车”核心艺术装置 供图 成都新津区委宣传部
“脱贫攻坚”主题展览位于天府农博园主展馆G4馆的二层北面,展现了四川省脱贫攻坚战役历程及重要成果,突显四川脱贫攻坚的历史纵深感、群众获得感、发展成就感,用声音、影像、物品、文字、雕塑、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构建一个伟大事件的集体记忆空间。通过展览,观者将了解脱贫攻坚这一场伟大的战役,亲历这场历程。展览将展示四川脱贫工作的艰巨,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及一鼓作气、砥砺奋进的决心。
农民工博物馆位于天府农博园主展馆G4馆的二层南面和三层,展馆面积1800余平方米,由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打造,通过步入式场景、沉浸式影像等多样化的展示手法,记录农民工队伍有温度、有力量的故事,展望农民工经济的未来发展。
农耕文明主题展览 供图 成都新津区委宣传部
据了解,农民工博物馆共分为5个展厅,目前共收集展品3662件,本次陈列展品1300余件,包含收音机、磁带、传呼机、务工证、锯子、木锉、凿子、吹尘枪等具有时代特色的农民工在外生产生活物品以及记录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历的珍贵音频影像资料等。
其中,农民工在参观农民工博物馆的尾厅时,可以通过“我的博物馆”录播自己的经历,将宝贵的回忆保存在博物馆。同时,农民工博物馆还将打造线上博物馆,届时,农民工可以通过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足不出户“云参观”博物馆。(文 吴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