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从8月9日起,“镜头下的大凉山”推出凉山州成立70周年影像特辑,呈现凉山17县市70年来的发展巨变。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凉山州布拖县。
火把节狂欢夜场景 供图 凉山州委宣传部
布拖县位于凉山州东南部,是彝族火把节发源地,以火把节、彝族年为核心的彝族阿都文化保留较为完整,有着“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阿都高腔之乡”“彝族口弦之乡”“彝族银饰之乡”“彝族朵洛荷之乡”的美称。
彝族姑娘展示漂亮的彝族银饰 供图 凉山州委宣传部
从地形上来看,布拖县主要由布拖坝子、布洛坝子、拖觉坝子“三大坝子”以及特木里河、西溪河、交际河三条河流构成。从海拔500多米的金沙江大峡谷,到3800多米的高原索玛花海,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境内四川第二大天然湿地——乐安湿地,是目前已知四川唯一的黑鹳种群越冬地。
布拖县城全景 供图 凉山州委宣传部
布拖县各类资源富集。境内有铅、锌、铜、大理石、煤等10余种矿产,水能理论蕴藏量在70万千瓦以上,风能、太阳能可开发量分别在60万千瓦、110万千瓦以上。
布拖民族文化内涵丰富。以口弦、朵洛荷、彝族银饰、阿都高腔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名远扬。
布拖县龙潭镇移民新区 供图 凉山州委宣传部
纯天然无污染的生态环境,让布拖出产的土豆、荞麦、燕麦、蓝莓等农产品备受市场青睐。布拖附子通过国家附子种植基地GAP认证;黑绵羊、黑山羊、黑猪、黑牛、黑土鸡、西门塔尔牛“五黑一西”产业规模日渐壮大。
脱贫攻坚中,布拖圆满完成了8.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6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的任务。目前,布拖正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做实“三篇文章”,擦亮“四张名片”,打造“一区一城三基地”,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文 金夕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