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马尔康6.0级震群发生后,四川森林消防总队阿坝支队近百名救援人员第一时间投入到灾后救援中,抢通道路、转移伤者、为受灾群众送水送温暖……在那里,他们不仅亲历了村民的无奈,更收到了被救者的感谢与感动;在那里,他们不仅看到了灾难,更遇见了温暖……
换下病号服,从病床直赴救援现场
6月10日0时3分,四川阿坝州马尔康市草登乡发生地震。地震发生时,刚刚做完手术的阿坝森林消防支队消防员孙进前正躺在医院病床上。一阵摇晃后,楼道里站满了病人和家属,医院让所有人员下楼到空旷的地方避险。身为消防员的他立刻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换下医院病号服,在走廊里大喊“大家听医院的,往楼下走”,待所有人离开后自己才跑下楼。
短短几分钟,阿坝州人民医院的停车场里人头攒动,大家都议论着刚刚发生的地震,一边打电话联系着家里人,孙进前也在群里看到自己中队出动救援的消息。紧接着,消防、警察都赶到了州医院附近的广场上,孙进前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队伍。“指导员,我也要参加,把我加到救援队伍里。”二级助理员李正带着十几个人在州医院附近安全巡逻时,碰巧遇到了广场上避险的孙进前。“你还没出院啊,得不得行哦?”“没问题!我可以的。”
简单交流后,李正答应了孙进前的请求,考虑到孙进前的身体,李正安排孙进前负责拍摄收集素材。走出病房,孙进前拿起手机,一边拍摄,一边和其他战友参与救援任务。当晚,孙进前一直跟随着救援队伍,转移病人,、为群众搭建帐篷、搬运救援物资……忙完这一切,回到病房时天已经大亮。
“别担心,我们就是来帮大家的!”
“卡卓卡卓(藏语,意为谢谢)!你们来了我们大家伙就真正放心了.....”看着消防员背囊里掏出的方便面,村支部书记一手拉着救援人员田坤的手,一手忍不住擦擦泪水。紧接着村里的其他人也围了过来。
6月11日上午8时,地震的第二天,在草登乡珠林村村头,参与救援的阿坝森林消防支队6名救援人员将背囊里的生活物资放在地上,准备给大家分发。
“别担心,我们就是来帮大家的,都会好起来的。”在村头集中安置点,马尔康大队二中队副指导员田坤不停地安慰大家,十几名村民围着他含泪诉说着各自的灾情,消防员作泽巴拉着老人尔甲的手,一边用藏语安慰着老人,一边帮老人擦去泪水,让他不要担心。田坤组织其他消防员将方便面、矿泉水等物资分发给大家,随即向村干部了解村里的受灾情况。
“现在主要是这条路不通了,人和车子都上不来喽,最要紧的是把路通开。”村支部书记甲旺指着不远处被滚石覆盖的路,向田坤介绍了村里的情况。田坤立即组织人员向村里借来了锹和锄头等工具,说干就干,田坤带着人开始清理路上的滚石废渣。看着消防员个个干得那么起劲,村里其他的年轻人也纷纷拿来自己的铁锹,加入了清障队伍。“来嘛,我们大家一起才快一些。”
当天中午12时30分左右,在消防救援人员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珠林村通往省道220的水泥路基本上被抢通。下午,田坤和战友们为村里搭起了15顶救灾帐篷。当晚,大家就住进了帐篷。
“感谢你们救了我!”
6月11日一早,阿坝森林消防支队派出救援组赶往震中草登乡斯拉尔底村实施救援。经过4个小时的徒步,中午12时许,救援人员终于抵达斯拉尔底村。在搜救过程中,救援人员发现了受伤不能动弹的村民仁卓。仁卓回忆说:“摇得太凶了,来不及反应,我一着急从窗户跳出去,当时没啥感觉,我记得还去喊了我父母,后来越来越疼。”17时左右,救援人员对仁卓进行了伤情检查,简单固定包扎消毒处理,在与其家人商量后,马尔康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刘攀决定利用担架将其送下山治疗,并联系了卫生救护人员。
从斯拉尔底村到山脚,受地震影响,原来的水泥路被滚石水流淹没,几乎没有路可走。10名消防救援人员采取四人抬架的方式,轮流将伤者抬下山。趟河越石,救援人员把担架高高举过头顶,一路上滚石不断,救援人员派出一名安全观察员,以防落石砸伤。19时许,终于将伤者送至山脚,在医护人员检查后将其送上救护车。上车前,仁卓紧紧拉住刘攀的手说到“感谢消防员,是你们救了我。”晚上,仁卓被送至马尔康市区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当天,刘攀和战友在斯拉尔底村累计转移群众38户134人,医疗救助32人,发放给养物资和医疗用品若干。
把担架举过头顶,多救一个人,多搭一顶帐篷,是所有消防救援人员的夙愿,大家始终坚信,在震中的裂缝里,那缕阳光一定会照进来,温暖所有人。
通讯员:卢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