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四川报道:四月的成都,阳光明媚,春意盎然,处处是花的海洋。4月26日至4月29日,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将召开。成都加快推动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会议前党代表热议的话题。
其实,早在2022年1月23日举行的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式上,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长王凤朝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成都要加快推动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成都市是一个常住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城市,人口的红利带动了成都高速发展,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出现“超大城市病”问题。一直以来,城市发展有一个普遍规律,人们从小城市向大城市迁移。因为城市规模经济带来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水平、更多样的消费性服务业。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高,这个城市就会出现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物价过高等“症状”。
成都市民欣赏晚霞 摄影 张志强
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早谋划、早组织通过智慧化手段治理城市,以增强人民幸福感、获得感为导向打造“智慧蓉城”,改善市民生活质量,从而有效缓解“城市病”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建设智慧城市,涉及方方面面。比如,更加智能化的医疗、教育、交通、养老等,这不是一个区市县、一个部门、一个产业、一个社区单打独斗就能实现的。
成都国际班列 供图 成都青白江区委宣传部
在这里,首先不得不提的是成都市青白江区。该区扎实推进镇(街道)“四个一”管理机制改革,搭建了“1+7+83+N”四级社会治理架构,推进“党建+网格”建设,结合两项改革后新的区域调整,将综治、城管、环保、水务、应急等网格进行优化整合,统一设置综合网格283个,制定网格事项清单5大类30小类,“网格员、队伍报到”发现和办理分离工作机制初步建立,“一张网格统揽”初步形成。
成都青白江区提档升级“大联动`微治理”平台,完成首页展示界面、人房数据、事件流转等功能的优化,研发基层治理队伍业务移动端APP、群众服务端“青民亲”小程序,整合网络理政、数字城管等部门事件受理渠道。
成都青白江区进一步完善数据资源池,实现“数据回家”、多方复用共享、业务线上流转、事件闭环处置、绩效痕迹化管理,“一个平台统调”初见成效;推动事件一站式办理,完成首批7个部门23个平台、10名工作人员的迁建、入驻,并纳入中心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实现网格管理、网络理政、城市管理、道路交通等平台非警情事件的统一受理、集中转办;积极构建全区公共数据资源池,推进全区各部门公共数据的汇聚整合、融合共享工作,汇聚数据52类17.6亿条,累计交换数据2.5亿条、调用接口268万次。
成都青白江区针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城运平台标准版已完成部署,镇(街道)自建版也已全部完成安装及大屏端适配;完成全区物联感知平台的部署搭建,围绕安全监管,在大同街道金同华庭试点开展“智能井盖、电梯梯控、高空抛物、消防通道”等10余类智能感知端建设;针对“城市一张图”建设方面,已完成第一轮基础数据收集工作,三维数据建模工作有序推进,数字正射影像图已完成136.85平方公里范围,获取到2021年下半年高清正射影像图844幅,面积43.9平方公里,主要涉及城厢镇片区;实景三维模型已完成81.64平方公里范围,完成欧洲产业城建成区约7平方公里范围内三维影像制作工作,为“智慧蓉城”建设快速发展添砖加瓦。
天府现代种业园 供图 邛崃市委宣传部
其次,是成都邛崃市。邛崃市已完成近20平方公里的精细建模,搭建起城市三维场景,实现经济运行、指挥调度、智慧旅游、社区治理等四项政务业务的三维可视化呈现,全面赋能巨复杂系统,支撑领导在三维沉浸式环境下的城市大脑要素分析和指挥调度需求;基于GIS地图,围绕天台山、平乐古镇、邛窑遗址等特色旅游资源,已实现全市酒店620个、购物1家、娱乐16家和农家乐等旅游资源可视化呈现一级旅游经济消费热力“一张图”;围绕邛崃市社区服务和疫情防控,已实现学校资源126个、派出所14个、治安岗亭1个、乡镇街道14个、养老服务机构16个、社会服务组织335个、基层群众自治组织189个的城市基础保障“一张图”。
再其次就是成都市金堂县。2021年,金堂县全力推进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完成5所幼儿园新建工程并投入使用,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890个;完成20家基层医疗机构硬件提升,建成县妇幼保健院儿童早期发展托幼一体婴幼儿照护机构,新建包括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等9大类场地设施的运动场地59个,利用城市“边角”打造社区运动角4处。
位于郫都区科创新城的菁蓉湖 摄影 孙浩
如何防范新冠病毒的气溶胶传播风险,成为目前方舱医院感控运营管理的关键。日前,位于成都市郫都区的老肯医疗企业闻声而动,火速推出方舱医院智慧感控综合解决方案,大力支持方舱医院消毒感控工作,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在加快建设“智慧蓉城”方面,成都持续夯实数字底座体系,科学规划布局感知设施,推进千兆光纤网络覆盖拓展,优化政务云总体架构,提升算力、算法、数据和应用资源一体化协同支撑能力,构建灵敏快捷的感知预警体系;建立完善市、区(市)县、镇(街道)三级协同联动的智慧治理架构和专业化指挥中心,建成“智慧蓉城”运行中心;聚焦实战管用、基层爱用、企业和市民受用,强化智慧治理场景建设;整合共享政务数据资源,高效打造以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为重点的智慧主题应用,确保交通管理、应急管理等重点领域应用场景在大运会前上线运行,加快建设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
彭州风貌 供图 彭州市委宣传部
在加强城市精细管理方面,成都加快城市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开展地下管网治理专项行动,推行井盖“电子名片”;持续推进人性化管理,优化完善“五允许一坚持”措施,规范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程序;培育壮大社会组织、社会企业、志愿服务队伍,不断拓展“网络问政”等沟通渠道;深化城市美学应用,完成二环路、三环路全线景观提升,实施“两拆一增”点位1000个,打造背街小巷环境品质提升示范街23条,推进过街天桥、广告招牌、道路灯箱等整治提升和美化改造,努力将城市之美融入市民生活的每一个环节。
在持续提升城市韧性方面,成都统筹推进城市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完成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试点;打好交通运输城镇燃气、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有限空间作业和消防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攻坚战,全面完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抓好防洪排涝、森林草原防灭火等防灾减灾工作,加快推进23个一类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届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上,成都市摘得“2021世界智慧城市大奖·宜居和包容大奖”全球决赛桂冠。成都凭借其智慧化的管理手段赢得认可。成都建设“智慧蓉城”,有助于缓解“超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文 杨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