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四川报道:现代农业大有可为,农村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希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怀揣梦想,回乡创业,在乡村振兴路上迸发出青春活力。四川农业大学学子汪雩凤就是其中一员,她用专业知识将家乡重庆忠县的柑橘“玩”出新花样,致力于将小小的柑橘打造成为当地的乡村振兴“黄金果”。
汪雩凤团队的数字化工厂
仍怜故乡柑橘果 决心创业从头越
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忠县柑橘品质好却大量滞销,一个个黄灿灿的柑橘只能烂在地里或堆在仓库,看到这一幕的汪雩凤为家乡柑橘的命运感到可惜、伤心,于是她开始思考——怎么样才能让柑橘产业摆脱老旧的生产销售模式,延长产业链,拓宽销路?
忠县的柑橘鲜果商品化处理生产线较少,鲜果冷藏库和包装箱等采后处理配套设施不完善。本地企业深加工产品主要集中在橙汁加工,形式较为单一,并且直营销售模式老旧,不符合大众化消费群体,销量增加缓慢。再者,在家务工的果农大多文化和技术水平有限,生产效率低下,加上化肥、农药及人工工资上涨,生产成本的增加,加大了果农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汪雩凤大量搜集市场对柑橘产业、产品的认知与建议,结合忠县现状与自身文化产业管理的专业知识,撰写出详尽的忠县柑橘产业全域转型升级项目书,在重庆市举办的2020年“创客中国”消费品创新设计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中,成功入围并且被重庆市政府注意到,随即便被邀请进入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中。
忠县果酒加工厂生产车间
遇知音勠力同心 承非遗柑橘新酿
在一次与重庆市乡村振兴代表企业“二俩”花果酒创始人吴爽的洽谈中,汪雩凤发现吴爽与她“乡村振兴”的家乡情怀和振兴重庆柑橘产业的理想不谋而合。他们都想对家乡做出贡献,于是两人决心把忠县柑橘果酒做成中国果酒行业标杆。他们成为合作伙伴,从此通力合作,一起到忠县柑橘产地深入考察,将柑橘深加工工厂选址于忠县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三峡橘乡。之后,汪雩凤组建创业团队,与学校农科科研团队合作,在各相关企业间来回跑,谈合作、谈融资,致力于做出当地果酒的品牌文化,致力于品牌全案升级。
功夫不负有心人,汪雩凤团队结合企业百年非遗果酒酿制技艺,研究出专属重庆忠县的“甜橙果酒”。创业之道渐入佳境,汪雩凤跑通了果酒研发、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打开了国际商超麦德龙、国际连锁商超罗森便利店的销路,而且还基于重庆本地市场,为餐饮、酒店、高端宴会提供代加工服务。
就这样,忠县柑橘在酒厂里经过非遗古法精密酿制,再通过亮眼新意的宣传和一体化的物流运输,逐渐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酒杯中,也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一份不错的经济收入。如今,农户再也不会因为疫情影响,担心柑橘卖不出去而烂在地里、堆于仓库中。2021年,忠县的柑橘鲜果转化为果酒内销的用量达到800吨。
忠县果农运输柑橘
三产融合成效显 乡村振兴新动能
汪雩凤团队在“二俩”花果酒研发中心的配合下,开始建立并运营当地果酒的品牌文化,致力于让二产带动一产、三产,实现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柑橘全产业链升级改造,带动忠县柑橘果酒产业的发展。经过团队与果酒企业的不断打磨,如今基于柑橘研发出的果酒已达一百多种品类。
通过与学校科研团队和企业合作,忠县果酒在重庆的酒圈已经酿出一些名气。2022年初,果酒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得到重庆市忠县政府的支持。这标志着柑橘果酒产能将进一步扩大,内销更多柑橘鲜果,供应链和产业链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延伸。
此外,汪雩凤的团队不仅设计柑橘品牌IP,同时具象品牌形象,将IP衍生打造盲盒、精油等多元文创产品,将果酒包装年轻化、柑橘文创产品多元化,使其更迎合现代市场消费者需求。
目前,汪雩凤团队与“二俩”花果酒研发中心联合打造三产融合互动体验空间——采用数字自动化和标准化的生产设备,设置独立的参观通道、手工生产体验区、果酒品鉴体验区、文创产品销售区和商务洽谈区,总占地约30亩,获得意向投资金额1.2亿元。汪雩凤的创业团队与“二俩”花果酒研发中心大胆创新,帮扶忠县扶农果酒企业开发新品27款,并通过实体门店、网商平台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打开了忠县柑橘果酒年轻群体市场,2021年,年产能突破2000吨。
如今,忠县柑橘产业从“采摘-销售”的传统模式,逐步发展成“农业+产业+文创”的综合发展模式,形成“产加销、研学旅”的完整三产深度融合链条。这里的柑橘不仅源头看得见、柑橘产品创意好、果酒味道香醇,而且消费者可以在“三峡橘海”里体验采摘、特色旅游的乐趣。这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经济收入。
汪雩凤说:“能够逐梦在忠县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为家乡产业振兴献一份力,我所走的每一步都感到无比踏实。”(文/图 张应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