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从春天出发|“美丽产业” 美了乡村富了民
来源:央广网  |  2022-03-17 20:04:48

  央广网成都3月17日消息(记者 昌思荣)三月菜花开,宜相聚赏花,踏青欢歌。

  成都崇州近30万亩油菜花在和煦春风、温暖阳光的陪伴下,进入了盛花期。

  道明镇龙黄村的重庆路沿线也成了花的盛会。田野里、小路边,山坡上,到处都是油菜花,300余亩的赏花营地成了一片金黄色的海洋。

  这条路,被网友亲切地称作“中国最美乡村公路”。

(转载)崇州从春天出发|“美丽产业” 美了乡村富了民

赏花节自驾游一号营地 央广网发 郭迎伟摄

  时值中午,在重庆路的1号营地大门口,蜂拥而来的各地游客在工作人员“请戴好口罩、亮健康码、扫场所码,依次进入景区”的提示中有序进入赏花区。

  “我绝对是崇州油菜花的铁粉,连续三年,我每年都要带上家人和朋友来赏两次花”,来自成都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可以说,我见证了来这里赏花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景区的建设也一年比一年好”。

  “依托赏花营地在村域内建有国家4A级特色林盘景区‘竹艺村’,近年来,各级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景区基础建设、提档升级旅游设施、村民的房前屋后环境整治,游客来了有个舒适的环境,老百姓住着也舒心。”龙黄村支部书记倪福贤介绍,“在保护修复中提升老旧林盘,实现民居美、环境美、生态美。”

  “特别是每年举办的赏花节,让村民找到了增收致富的市场和门路。他们有的开农家乐、民宿,有的做起了小生意,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倪福贤告诉记者,今年赏花节已经是第十届了,村民们依靠旅游实现了田外增收,走上了富裕路。

  该村村民任刚利用自己的原有住房经营了一家以餐饮和休闲喝茶为主的农家乐,目前已经营四年有余。

  “以前在外做生意,收入不稳定,家人也得不到照顾,”任刚说,现在来看花旅游的游客很多,每天差不多有200人来这里吃饭消费,仅赏花节期间就有几万元收入。

  “你看嘛,我在农家乐原来的基础上又投资了100多万进行了重新打造,新增加了几间民宿,去年才刚修完,为今年的赏花节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同时还准备推出一些当地的特色美食”,任刚对自己经营的农家乐充满信心。

(转载)崇州从春天出发|“美丽产业” 美了乡村富了民_fororder_3eb203e009536164749610834077758110

1号营地里面“以爱成都 迎大运”为主题设计的体操熊猫 央广网发 朱志宏摄

  看菜花,去龙黄“竹艺村”,三个村民小组自然形成的林盘聚落从油菜花开的时候就热闹起来了。

  “来、来、来、这里可以停车、吃饭、休闲娱乐”陈阿姨在马路边热情地招呼着到来的游客。陈阿姨的农家乐就在重庆路边,赏花方便生意也格外好。

  “每天进出的车辆就有20多辆,停车费收入有200多,加上餐饮、休闲娱乐,每年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我们感到很满足,”陈阿姨说,“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花开旺季,村民的增收方式更加多元化。

  记者帮在林盘景区摆摊的李大爷算了一笔账,李大爷家里养了50多只土鸡,每天产蛋30多个,一个卖1.5元,加上卖一些家里种植的蔬菜,每个月收入就有2000多元。“买我的鸡蛋还送一个自己编的竹篓来装鸡蛋。”李大爷乐呵呵地说。

  本地的竹编手工艺人李清树经营自己的小摊也有5年了,各种实用的竹编生活用品和创意竹编艺术品摆满小摊,来小摊前观赏和购买的游客也络绎不绝。

  前些年,李清树的儿子一直在外务工,现在也回来帮家里人做起了竹编生意。“我们村现在环境变好了,游客多了,交通、通讯也非常的方便”李清树的儿子说,“竹编产品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收入虽然不算高,但一年下来也能攒几万元。”

(转载)崇州从春天出发|“美丽产业” 美了乡村富了民

中午,“竹艺村”里的农家乐坐满了游客

  油菜花海和景区相连、与产业相融,辐射衍生出了“赏花经济”。龙黄“竹艺村”86户村民中就有20多户从事餐饮、民宿等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周边农户也通过土地流转、再就业、商铺摊点承租等方式,使得人均年收益逐年增加。油菜花的这份美丽,造福了所有的村民。

  据统计,2021年龙黄村接待游客63.66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3718.5万,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万元。

  油菜花海嫣然是龙黄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美了乡村,富了村民。花海微澜,绽放出最美的风景,也成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新支点。

编辑:邓超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