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2022年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2-03-14 16:03:29

成都高新区2022年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_fororder_成都高新区

成都高新区 供图 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宣传处

  国际在线四川消息:日前,成都高新区2022年工作会议举行。会议明确,新时期成都高新区“五个主担当”目标定位,并提出聚力“六大攻坚”发展方向,深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筑强城市经济承载能力,打造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和新的增长极。

  2022年,成都高新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四川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按照成都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作出的“五个走在前列”“三个做优做强”“四大结构调整”“建圈强链”“智慧蓉城建设”等重要部署,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年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挥“五个主担当”作用 主动担当“三新一高”发展重任

  本次工作会上,成都高新区明确提出“五个主担当”发展定位,即做优做强新兴产业集聚核心功能,在以建圈强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发挥主担当作用;做优做强创新策源转化核心功能,在强化科技创新战略支撑上发挥主担当作用;做优做强国际门户枢纽核心功能,在打造双循环战略支点上发挥主担当作用;做优做强区域协同发展引领功能,在服务和支撑“双圈”建设上发挥主担当作用;做优做强绿色生态宜居承载功能,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上发挥主担当作用。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成都高新区的初心使命。成都高新区将着力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紧扣7大产业生态圈、10个重点产业链和6个细分领域,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高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医药健康产业的核心聚集区和主要增长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技术策源地和产业集聚区;力争用2年至3年时间,将成都高新区打造为产业基金聚集的高科技产业投资热土,用3年至5年时间聚集2个至3个百亿级高端制造业项目,用5年至10年时间攻克5项以上“卡脖子”技术。

  成都高新区将进一步释放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都都市圈发展战略中的引领作用,打造中西部地区具有核心引领作用的内陆开放高地,推动与重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成链成群、科技创新协同协作、生态环境联防联控、体制机制创新创优、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在成都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中干在前走在先,成为“双核联动”的战略核心支点。

  聚力“六大攻坚” 支撑高质量发展动力引擎和新的增长极

  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驱动的发展。2022年,成都高新区提出聚力“六大攻坚”,有力支撑成都建设高质量发展动力引擎和新的增长极。

  具体而言,2022年,成都高新区将在“建圈强链”上聚力攻坚,优化项目驱动的高能级产业结构体系;在“科技创新”上聚力攻坚,做强产研融合的科技创新动能;在“开放协同”上聚力攻坚,开创竞合共兴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在“做优做强功能”上聚力攻坚,提升精明现代的城市发展治理能力;在“深化改革”上聚力攻坚,激发专业高效的体制机制活力;在“品质营城”上聚力攻坚,打造以人为本的幸福美好生活场景。

  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精准化制定一系列产业政策,加快策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提高产业链本地配套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动融入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

  此外,聚焦科技创新,成都高新区将协同天府新区、东部新区建设一批科技创新策源平台,依托电子科技大学等重点院所、菲斯特等专精特新企业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促进建设至少1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增强城市创新动能。

  此外,成都高新区还将在“深化改革”上聚力攻坚,激发专业高效的体制机制活力,坚持在“品质营城”上聚力攻坚,打造以人为本的幸福美好生活场景。

  成都高新区将加快铁像文旅环、新川之心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未来公园社区”、公园城市示范片区、“回家(上班)的路”绿道建设;实现城市更新新突破,重点实施中和片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推动芳草玉林、紫荆老旧片区改造;实现“缓堵保畅”新变化,大力推进剑南大道锦城湖立交等缓堵保畅工程,今年率先实现所有公立学校校车接送制,力争到2025年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5%。(文 申巧巧)

编辑:邓超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