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四川消息:近年来,宜宾市兴文县五星镇切实聚焦兴文“4+3”农业体系,围绕“生态农牧、田园五星”发展定位,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积极鼓励、动员农户投身到肉牛养殖产业中,不断拓展产业的规模和质量,以大同村连天山生态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肉牛产业。
近日,宜宾市兴文县五星镇大同社区村的连天山生态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成江在给圈舍的牛儿们喂草料。据王成江介绍,合作社前期已经售卖了10余头肉牛,价值30余万元,下一批准备在12月售卖,肉牛养殖品种以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为主。
“早在2015年,镇党委、政府鼓励大家发展肉牛养殖业,我是第一个在大同社区村开始养牛的。我们到宜宾市筠连县考察肉牛产业,前一天参加考察,第二天回村里就着手开始平场地建牛舍,刚开始没什么经验,都是边做边学。”王成江回忆说。据了解,连天山生态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7月,建立起“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经过多年的努力,在五星镇发挥了带头引领作用。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群众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脱贫攻坚成果才能得到有效巩固,乡村振兴战略才能稳步推进。大同社区村作为五星镇乡村振兴和现代畜牧业重点村,引领带动全镇肉牛产业发展。产业要良性发展,离不开好政策的支持。五星镇出台了2021年肉牛产业发展财政奖补实施方案等激励政策措施,群众对于发展肉牛养殖业很有积极性。
“镇党委、政府从我们开始养牛,就一直支持我们,引种、建棚、建圈舍都给了一定的补贴,定期让防疫员来给牛打疫苗,抽血检查,检测肉牛情况,还给我们技术指导。养牛相对比较稳定,肉牛价格起伏不是很大,现在育肥牛均价在18元/斤左右。”王成江说。政府的补贴政策和养殖培训,让王成江更加坚定了发展信心。说起今后的打算,他坚定地说,准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村里更多的人养牛,把自己多年的养殖经验分享给群众。
同样享受到政策红利的五星镇连天山村2组的村民陈怀均,今年8月也开始了他的肉牛养殖之路。在连天山村2组,陈怀均的标准化牛舍已经建好,牛舍旁边的地里已经上了牧草。“镇里村里干部来到我家里,鼓励我发展肉牛养殖产业,我新建的牛舍有200多平方米,可以喂养15头牛,现在圈舍里喂养了5头母牛,后期准备自繁自育。”陈怀均说。
“五星镇坚持农业产业发展向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迈进,紧紧围绕兴文‘4+3’农业产业体系,积极向上争取,动员广大农户适度发展肉牛养殖,以点带面充分调动全镇发展肉牛产业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向‘千牛村、万牛镇’发展的规模化总体目标;积极支持悦琦食品扩大肉牛熟食加工规模,推动肉牛产业向科技化、品牌化发展;稳定牛肉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支撑。”五星镇副镇长李锐说。
据悉,目前,五星镇肉牛存栏800余头,其中母牛存栏220余头,有规模养牛场1个,养牛大户35户,牧草种植面积达500余亩。该镇计划到2022年初,再新建肉牛养殖场12个,引种400头以上。(文 曾理 梁媛 倪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