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四川消息:9月27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的“中国考古百年”系列活动之“纪念金沙遗址发现2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在成都开幕。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等嘉宾出席会议。
太阳神鸟金饰(复制品) 摄影 陈中秋
自2001年以来,金沙遗址聚落群已陆续发掘133个地点,发掘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基本可以确认金沙遗址是三星堆之后古蜀文明在成都平原兴起的又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古蜀国在商代晚期至春秋时期的都邑所在。金沙遗址的发现不仅解答了三星堆文明去向之谜,也将成都城市史向前推进到距今3300年左右,与成都平原的史前城址群、三星堆遗址、战国船棺墓葬共同构建了古蜀文明发展历程。
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柳士发表示,金沙遗址的发现轰动国内外,拓展了人们对于古蜀文化的认知,填补了学界对于长江上游早期文明和成都文明起源研究的空白。特别是“太阳神鸟”金饰,作为金沙遗址最具代表性的出土文物,反映了古蜀文明的太阳崇拜,揭示了中华先民对宇宙和历法的认知,表达了中华民族共通的情感和精神。“太阳神鸟”金饰于2005年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四节玉琮 摄影 陈中秋
本次国际学术会议以“线上+线下”的形式举办,特别邀请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和广汉三星堆遗址博物馆等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们共聚成都,来自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美国哈佛大学等博物馆和高校的专家将以视频形式出席会议。在会议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将围绕“世界视野下的古蜀文明”“金沙遗址发掘与研究”“古蜀文明与区域文明”“早期文明信仰与交流”四大主题进行交流分享。
本次会议召开之际,正值三星堆新一轮发掘进行中。与会专家将结合三星堆最新考古发现,深入探讨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关系,为进一步推动古蜀文明乃至四川区域文明研究的发展以及古蜀文明遗址联合申遗提供更加坚实的学术基础。(文 刘颖锋 黄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