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四川消息: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时代潮流,森林大县眉山市洪雅县正高举生态大旗,在县域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探索前行。
瓦屋山 摄影 何泽琼
高位谋划 争创“两山”转化示范县
洪雅县下辖12个镇,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县域的森林覆盖率超71.4%,全县34万人分布在189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水资源是洪雅的宝贵资源,但发展产业不能牺牲生态,为此,洪雅把重心从山上转到山下。
高站位谋划,洪雅提出“做强一个洪柳新区,做精瓦屋山和洪雅半山七里坪,做特有机茶叶、林竹和藤椒三大绿色产业示范片”的思路。
洪雅首先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创新性地启动洪柳新区策划,将从县城至柳江镇区域内的6个传统农业镇纳入新区策划,避开了对瓦屋山和七里坪等传统景区的过度开发。
位于洪雅的瓦屋山是享誉全国的知名景点,为了让景区在生态保护和开发中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洪雅邀请到世界顶尖设计公司瑞士施泰内尔公司等,对瓦屋山区域旅游进行策划设计,确定整体打造“瓦屋山·中瑞国际山地度假旅游示范区”的目标;坚持高标准建设,洪雅拿出40亿余元,实施大峨眉国际旅游西环线建设,将洪雅的知名景点同峨眉山等名山大川景点串联成线,形成旅游环线。
与此同时,洪雅在高站位做好布局、高标准规划产业的同时,还坚持高要求严守生态红线。
为保护好瓦屋山的绿色本底,洪雅县退电还水,退矿还林,关停拆除瓦屋山、周公河区域水电站46个,占全省关停水电站的50%,关闭矿山14家、矿硐52个。同时,洪雅还严守环境质量安全底线,以最为严苛的形式对重点排污单位、一般排污单位和特殊监管对象开展日常监管,并严守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在全县建立起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站位国际视野和时代最前沿规划部署,洪雅优化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柳江古镇 摄影 翟明均
强势开局 做好生态产业大文章
2021年以来,洪雅高端项目频频落地,已先后引入世界一流旅游学院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世界知名酒店品牌英迪格等一众高端文旅项目。
高端项目引领,推动洪雅文旅服务产业提档升级再提速。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需要产业支撑,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洪雅瞄定文旅服务产业、绿色生态工业和绿色有机农业三大板块发力,做好生态产业文章的开篇。
洪雅立足良好的生态资源,坚持工业优先、环保优先的原则,拒绝引进污染性项目,严格把好项目入驻关,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并聚力做大做强生态食品、高端竹木建材、智能终端等环境友好型工业,引进一批绿色生态工业,初步构筑起生态的工业体系,培育出“竹钢”等一众知名工业产品。
洪雅高起点布局茶叶、藤椒、优质蔬菜、中药材和生猪等产业,并在全省启动零碳农业行动,推动农业提质增效。2021年1月-3月,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24亿元,增长10.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58元,增长16.3%。
2021年,洪雅文旅产业克服疫情影响,迎来井喷。数据显示,2021年1月-5月,全县累计接待游客453.8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5.73亿元,两项指标均恢复到疫情前的同期水平。
“十四五”期间,洪雅将力争实现绿色势能的加快释放,完成“生态功能涵养区、高端旅游核心区、绿色产业集聚区”打造,在成都都市圈率先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让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文 张琬沁 王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