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祠 供图 眉山东坡区委宣传部
国际在线四川消息:眉山市东坡区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乡,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历史名人名字命名的区县,享有“坤为上腴,岷峨奥区”的美誉。
东坡区自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以来,构建“一祠两带四地”文旅格局,持续擦亮2个4A级、4个3A级景区、1个国家工业遗址等文旅地标,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研学旅行基地等10余项“国字号”荣誉,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凭借创造性转化与发展,举全区之力加速推进旅游全业态融合,有力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东坡区城市风光 供图 眉山东坡区委宣传部
市区一体 创新机制动力
东坡区成立创建指挥部,实行区委书记、区长“双组长”制,召开专题会25次,交办责任清单300余件。各部门鲜明“旅游优先”,投资5亿元新改建涉旅基础设施,开展“厕所革命”、公路服务区等旅游功能完善行动,对标补短380余处。
财政推动 夯实文旅硬支撑
东坡区招引落地文旅项目23个,百亿级文旅项目达6个,总投资超千亿元;维亚康姆全球文创旗舰、眉州大宋不夜城、眉州文化村、眉州东坡·世界川菜园等项目,文旅新地标已成型起势;投入6100万余元,启动三苏祠5A级提档工程;东坡特色水街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提升交通势能,对高速路段扩容改造,增加快速通道建设,形成无缝接驳成都、联动天府川南的交通枢纽。
网络热度持续升温 文化输出影响持久
东坡区启动2021“爱上东坡”主题全网营销宣传活动;新媒体平台创作发布天府旅游名县创建主题曲《穿越眉州》《印象东坡》等城市宣传视频;城市超级IP《少年苏东坡传奇》受邀赴中国城市超级IP峰会推介,东坡文旅元素亮相旅博会、进博会、西博会,并赴广州、西安等专场推介10余场。
“线上+线下”联动 打造品质软服务
“东坡文旅”APP实现一部手机游东坡,东坡区出台文旅市场综合监管办法,实行文旅行业“监督员”“黑名单”和投诉快速处置法制化机制,引进文旅人才、培养文旅志愿者服务队,市民服务游客、商户诚信经营、部门柔性执法,共同打造浓厚的“智慧化”“法治化”“人文化”文旅服务环境。
东坡半程马拉松赛事现场 供图 眉山东坡区委宣传部
多点发力 “旅游+”催生新业态
“旅游+文化”。三苏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文化遗产保护荣誉证书,并成功入选“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天府十大文化地标”,推进以三苏祠为核心的东坡故里文化溯源。
“旅游+商业”。东坡区整合资源,市区一体,全力打造眉州大宋不夜城夜间经济品牌本土动画片《少年苏东坡传奇》,2022年底登陆央视等上百家电视台,少年苏东坡IP形象已提前亮相四川、重庆旅博会、泉州中国城市超级IP峰会。
“旅游+教育”。东坡区打造研学基地17个,开发研学线路12条,发展12家研学公司,依托四川音乐学院、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深挖“东坡文化”“巴蜀文化”,着力打造文化创意研究高地和成渝地区特色文化品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区域价值增值。
“旅游+工业”。“三千年泡菜,中国人味道”理念深入产业发展,中国“泡菜城”4A级景区全区三分之一以上规模企业建成游览通道;泡菜、酱油、菌类等形成食品产业科普博览集群。
“旅游+会节”。东坡区依托举办中国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东坡文化国际学术高峰论坛、世界川菜大会、东坡半程马拉松赛事等会节活动,丰富文旅业态,聚集人气商气财气。2020年第十二届泡博会有国内外300多家客商、38.2万人次前来参展,线上线下销售金额高达上亿元。
“旅游+农业”。东坡区鸭池村获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寻隐乡村民宿在长三角文旅住宿博览会上获评“十大必睡星级民宿”。
眉山“网红”水街 供图 眉山东坡区委宣传部
旅游名县创建 旅游富民成效显著
2020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东坡区旅游综合收入仍超100亿元,接待游客达1052.56万人次,国内过夜游客人均天消费约1009元,旅游税收额为9.5497亿万元,占全区税收收入33.85%。
东坡区空气质量优良级标准天数320天,三苏祠、樱花博览园、桂花湖等主要景点地表水达到Ⅱ类标准,生态效益显著改善。
东坡区旅游从业人员7.67万人,占本地从业人员总数16.3%。农村居民因发展旅游业获得人均收入3860.17元,占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
未来,东坡区将进一步以天府旅游名县创建为抓手,深化文旅融合,高标准打造文旅地标,高水平建设文旅品牌,高质量发展文旅产业,大力推动文旅消费升级,为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在治蜀兴川的伟大征程中贡献更多东坡力量。(文 张琬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