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四川消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于6月27日正式开航运营。成都也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座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6月19日,媒体开放日上,机场方面就景观设计、便民服务、布局规划等问题向在场媒体进行了解答。
雕塑大熊猫“团团” 摄影 申巧巧
机场的景观设计上处处彰显了蜀风雅韵。航站楼站前绿地区域,矗立着机场标志性公共艺术作品——雕塑大熊猫“团团”。“团团”长15米、宽11米、高12米,表面积为620平方米,由著名雕塑艺术家、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焦兴涛创作,整体灵感来自于川剧“变脸”绝技。“团团”周身覆盖304不锈钢锻片,受风力影响,这些不锈钢锻片会随风起伏,泛起阵阵涟漪,十分好看。更为特别的是,“团团”体内设置有光源,夜幕降临时会发出璀璨灯光。
苍山幽径庭院 摄影 申巧巧
此外,机场打造了12个浓缩蜀地自然文化特色的庭院,被称为“天府十二景”。这些庭院分为核心庭院、参与性庭院以及观赏型庭院三种类型,在不同的位置表现不同的主题,有以“草堂、雅舍、逸居、味府、乐园、竹韵”为主题的6座参与性庭院和以“春、夏、秋、冬”为主题的4座观赏性庭院,还有以“锦绣蜀山”“青城幽径”为主题的2座观赏、参与性兼备的核心庭院。身在机场,优美的园林景观,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自助值机设备 摄影 申巧巧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还推出了一些“黑科技”和人性化举措。机场为旅客提供了自助值机、自助行李托运、智能安检线、自助登机等全流程自助服务。
APM捷运系统 摄影 申巧巧
1号、2号航站楼还设置了智能问询机器人,为旅客提供交互式语音问答、在线视频服务、航站楼内导航等增值服务。在空港酒店,机场还部署了行李托运系统,旅客可以在酒店直接办理值机托运行李等业务。在1号、2号航站楼之间,机场还建立了APM(自动旅客捷运系统),可以有效减少旅客在中转流程转换时间。从1号航站楼到2号航站楼,乘坐APM捷运系统仅需要几分钟。
机场运行控制大楼 摄影 申巧巧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有总面积27.4万平方米的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位于两个航站楼之间呈“T”型结构,构建以机场为核心的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将高铁、地铁、长途汽车、出租车站以及私家车停车场全部集中于此,实现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和“零换乘”。
航站楼内景 摄影 申巧巧
GTC引入9种交通方式,包括地铁、高铁、机场专线、出租车、网约车、长途大巴、团队大巴、PRT、私家车。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站台和停车区域。得益于航站楼、GTC、停车楼的布局,多种交通方式的换乘非常方便。
机场交通换乘指示牌 摄影 申巧巧
GTC内在25个关键点位设置综合交通信息显示屏,97块屏幕实时显示出港航班信息,有长途汽车和机场专线票务信息、地铁乘车信息、等候出租车旅客排队情况及等待时间等,方便旅客选择最合适、最高效的交通方式。
据悉,7月13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开通包括北京(首都、大兴)、上海(虹桥、浦东)、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武汉等商务干线,拉萨、三亚、迪庆、井冈山等热门旅游航线。7月14日起,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提高北京大兴、上海浦东、杭州、南京等商务干线频次,同时新增丽江、桂林、北海等文旅航线,每日计划航班量达271架次,满足广大旅客的暑期出行需求。机场将根据全球疫情态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相关规定逐步恢复国际航线。
未来,按照成都市交通运输局通报的整体规划,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形成“2铁2轨2高”紧密衔接的对外交通运输体系。成自高铁、成达万高铁下穿GTC,目前正在加快建设,预计分别于2023年底和2026年建成投运。轨道交通方面,成都地铁18号线已于2020年底开通至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北站。该线的天府机场1号、2号航站楼站将与机场开航同步投运。连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成都地铁19号线正加快推进,预计将于2023年建成投运。高速公路方面,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北线已于2020年底建成通车,南线也力争与机场同步投入运营。此外,机场周边还有成都第二绕城高速、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厦蓉高速、金简仁快速路、金简黄快速路、成资快速路等,围绕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形成快速通道环线。(文 申巧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