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四川消息:“你看这一排排莴笋多新鲜、嫩气,我们种植的时候都没打农药,施的都是农家肥。”近日,德阳市罗江区万安镇石龙社区村民陈先菊一边浇水一边忙着推介自家的生态蔬菜。
据了解,依托临近县城的地理优势,石龙村看准了产业助农增收这条路。2014年开始,石龙村招引业主流转土地400亩,栽植青花椒。几年下来,在科学的种植和管理下,居民武法勇的青花椒园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带动了村上贫困户、残疾人等就地就业。据悉,在青花椒园里,1名务工人员每天能得到80元左右的收入。武法勇还给大家传授一些种植青花椒的技巧,带动着村民一起种植。
2016年,为更好解决全村贫困户就业问题,切实为他们提供就地、就近就业机会,石龙村充分利用100万元扶贫资金,按照“适度规模、集中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建立了200亩具有“造血”功能的青花椒扶贫产业园。同时,产业园瞄准股权设置精准、收益分配精准、对象认定精准“三个精准”,采用“公司+专合社+贫困户”运作模式,充分调动起了广大贫困户参与扶贫产业园建设、管理和监督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
2019年,石龙村并村为石龙社区后,将1000余亩土地全部进行流转,分别栽下市场前景良好的翠冠梨、秋月、桃树等优质果苗。随后,石龙社区成功引进5家专业管理经验丰富的业主分包其中的500余亩,其余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的汇鑫种植专业合作社管理。针对前期无收益的实际情况,5家业主和村汇鑫种植专业合作社选择了在林下套种大豆、莴笋、白菜、鱼腥草、土豆等应季时令蔬菜,以短养长,从而实现获取土地效益的最大化。目前,翠冠梨、秋月、桃树等长势良好,预计2022年能实现挂果。
从弹丸小果,到拳头大果,从“麻”到“甜”,这一转折变化,让石龙社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放眼未来,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四季果蔬,石龙社区从集体到个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更好的日子,更靓的容颜,未来更可期。(文 张明云 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