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县中山镇前锋村党支部书记付志洪查看茶叶长势 摄影 张琬沁
国际在线四川报道:春来天地山水笑,花红茶绿人正忙。眼下,眉山市洪雅县29.5万亩茶园陆续进入采摘期。
“与往年比较,今年春茶开园早、价格高,春茶交易市场也是一派繁荣,无论是春茶鲜叶还是干茶,涨幅较去年提升25%左右,茶农的收入又增加了。”近日,正值洪雅县春茶产销旺季,刚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的洪雅县中山镇前锋村党支部书记付志洪一回到家乡,便一头扎进了前锋村茶园里,操心起今年春茶的“开门红”。
返乡创业 种茶助农致富奔康
前锋村是洪雅最大的绿茶集散地,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绿茶采购商汇集于此,将洪雅的绿茶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多年来,茶叶的产销两旺为前锋村创造了基本生活有保障、产业发展有希望、村民致富有奔头的新村貌。这些都离不开付志洪的努力。
2004年,当地党委政府找到事业有成的付志洪,希望他为家乡的茶产业发展出力献策,这与付志洪多年来回报乡亲、圆梦茶业的心愿一拍即合。付志洪毅然返乡,在家乡前锋村投资成立了洪雅县雅雨露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和宏图茶叶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茶叶是中山镇的优势产业,也是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必须要让村民发展有机茶‘种不愁技术、制不愁场所、卖不愁销路’。村民才有脱贫的决心和致富的信心。”付志洪说。
为此,付志洪在前锋村投资建立茶叶技术服务部,邀请专家、教授到村里开展茶叶种植技术培训和科技讲座;与会员签订购销合同,以高于市场价优先收购会员茶叶,解决会员种茶后顾之忧;向茶农提供白茶、乌牛早、平阳特早等优良种苗……
2015年,付志洪创新村企联动,提出建设“中国(前锋)有机茶第一村”,流转荒坡土地,规模化种植优质茶叶2300亩,建设有机茶基地。园内以有机茶叶种植为主,配套种植猕猴桃、核桃、葡萄、柑橘、桑葚等作物,采取“公司+村委+合作社+协会+农户”模式,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如今,前锋村的村民人人都可以在这个模式下找到自己的“致富经”。
在付志洪的带动下,2019年,前锋村茶叶种植面积达6500亩。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1.0338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3.0432万元。
取得了成绩,付志洪并没有止步不前。目前,他和村“两委”正围绕如何实现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与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擘画蓝图。“我们要依托前锋村现有产业基础,推动农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奋力突破乡村振兴‘人才、资金、技术’问题,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付志洪说。
变废为宝 产业发展如虎添翼
2021年,战旗已经插到了乡村振兴的战场上,乡村振兴怎么干,干什么?付志洪手捧一撮茶叶说:“乡村振兴必须产业振兴。茶叶是前锋村的优势产业,也是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我们要依托现有产业,因地制宜发挥好地方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
产业发展得好不好,关键看群众腰包鼓不鼓。前几年,早春时节由于当地茶叶受到霜冻影响卖不起好价钱,加上2020年受疫情影响,鲜叶价格不高,这些都对茶农的增收产生了影响。
“既然销售价格不可控,那么我们就通过技术把成本控下来,把品质提上去。”为此,付志洪在参加完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后,又马不停蹄地前往上海某有机肥公司学技术、谈合作。据介绍,该公司拥有先进的有机肥生产技术,可将蛋壳、树枝、粪便等农村废弃物,通过高温、高压等技术生产出“大分子转小分子”有机肥。
“‘大分子转小分子’技术将更加有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使肥效提升上百倍。”付志洪说。该有机肥能将农村废弃物“变废为宝”,大大降低有机肥的生产成本,还能实现种养循环。他决定下一步依托该公司的技术,在洪雅建厂生产“大分子转小分子”有机肥,形成“农村废弃物+有机肥+有机茶叶”种养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与农业清洁生产相统一、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目标。
如今,付志洪心中已然绘出了前锋村的乡村振兴蓝图。“前锋村的乡村振兴一定要实现种养循环。”付志洪说,“种养循环才能走得远、走得久,才能构建起大循环、大生态,为‘中国(前锋)有机茶第一村’品牌提质增效,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明天即将到来。”
勇挑重任 乡村振兴奋勇前进
春风暖阳、茶园飘香。近日,由52名前锋村村民共同筹资建立的乡缘民宿农家乐迎来了游客旺季。村民盘活闲置农房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前锋村不断壮大农村大集体经济的代表性举措,当地群众也实实在在得到了收益。2020年,前锋村集体经济收益13万元。
村民如何从脱贫攻坚迈入乡村振兴?付志洪认为,乡村振兴,振兴的是一个村,而不是一个人。村民要从行动和思维上主动融入村集体经济发展,才能共同步入乡村振兴轨道。
目前,前锋村小农户单线发展的情况居多,形不成规模,导致运营成本高,不能实现集中裂变。为此,付志洪积极与村党委研讨,依托前锋村农帮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的计划,带领引导村民规模化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前锋村确定了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经营,而实现规模化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条是通过农地流转,实现土地经营集中规模化;另一条是通过健全农业农村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业生产服务的集中规模化。
“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把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联结起来,才能形成规模、提高效益、节本增效,才能把传统小农生产引入农业现代化,形成前锋村农产品品质的统一标准化。”付志洪说,“农户是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对象,下一步,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效需求,引导农户加入现代农业发展。”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就是群众从脱贫到致富要走的路。“北京、上海之行,我听了很多事迹,学习了很多经验,也开了眼界。”付志洪感慨中也带着喜悦,他说:“我们的集体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差距大也说明前锋村的发展空间更大,这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决心推进乡村振兴。”(文 张琬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