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四川报道:近年来,成都双流区围绕服务“人”、建好“城”、美化“境”、拓展“业”等方面,积极探索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推动生态价值向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转化,为市民打造出一个诗意栖居家园。
天府怡心湖湿地公园 摄影 王鸿明
随着“公园营城·天府怡心湖”首发仪式启动,以新加坡滨海湾为设计蓝本的天府怡心湖正式亮相,一个“美好场景之湖、产业高地之湖、经济潮汇之湖”即将在双流区呈现。
建设中的天府怡心湖 摄影 王鸿明
站在双流区天保大桥上,市民林富华指着已经蓄水的怡心湖主湖说:“那里原来是我们村的泥瓦房,我们村除了村道是水泥路,社道全是机耕道,只能容纳一辆拖拉机通过,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如今,随着天府怡心湖的拆迁建设,林富华和其他村民们已搬进了电梯房。
“十三五”以来,成都双流区以绿色空间为底色、以山水田园为肌理、以历史人文为内涵、以公园街区为场景,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结合空港商圈、交通接驳、生活和消费场景营造,成都双流区规划编制天府新区公园城市示范区、空港商务区起步区、杨柳湖等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及双流西站等TOD站点综合开发规划,加快引导重大产业化项目、城市功能性项目、生态景观项目、文旅融合项目科学布局、有序落地,推动“城市中的公园”向“公园中的城市”转变。
“十三五”以来,双流区累计建成252公里绿道、3600亩空港中央公园,建成投用永安湖城市森林公园,棠湖公园被评为“省级重点公园”,2020年双流区人均建成区绿地率达40.87%;截至2020年12月20日,双流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9天、优良率81.4%,与“十二五”末相比,优良天数增加61天、优良率上升18.9个百分点。
城市的本质在于为人提供有价值的品质生活,双流区居民对城市环境不断改善的肯定、对美好公园城市的期许,也是吸引更多人前往双流投资兴业、定居旅游的因素。
在双流区工作的市民余燕表示,来双流工作后,她发现双流的公园特别多,工作地点旁边就是凤翔湖公园,该公园空气清新、路线规划合理,跑步锻炼的时候特别舒服,自己在双流切实感受到了公园城市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文 朱辛 甘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