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四川消息:近年来,雅安市宝兴县着眼乡村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探索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创新实施“五大行动”、推行“五项制度”、建立“五项机制”、开展“五项活动”,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治理格局,实现了基层党建引领进一步强化、基层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法治水平进一步提升、基层德治作用进一步发挥的目标。截至目前,该县共创建有全国文明村镇1个、四川省级文明村镇2个、雅安市级文明村镇5个。
实施“五大行动” 基层党组织“强”起来
宝兴县围绕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实施“五大行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一是实施书记头雁培育行动。该县实施村支部书记能力提升计划,完成村党组织书记全覆盖集中培训,选派35名“第一书记”驻村;完成5个村(社)党组织换届试点工作,摸排拟选任“三个一肩挑”干部33人,平均年龄45岁,大专及以上学历13人。
二是实施支部评先定级行动。该县制定出台《宝兴县党支部星级化管理办法(试行)》,印发《关于开展2020年全县党支部、党员和党支部书记评星定级工作的通知》,评选出五星党支部18个、五星党支部书记25个,设立党建特色化项目14个,支持先进党组织打造示范点位4个。
三是实施党员星级争创行动。该县制定出台《宝兴县党员积分化管理办法(试行)》,已评议党员4000余人,评选出“五星级”党员1000余人,新发展党员90名;组建党员教育培训联盟,建立“1所总校+7所分校”的党员教育培训学校体系,完成该县4000余名党员全覆盖培训。
四是实施阵地规范提升行动。该县开展村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共打造村级活动示范阵地7个;实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投入资金220万元用于穆坪社区、钟灵社区“三社联动”和“便民服务点”建设;加强阵地建设经费保障,下拨资金57万元用于规范村级活动阵地改造。
五是实施集体经济攻坚行动。该县出台分类奖补办法,积极争取中央、四川省财政资金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5个,涉及资金500万,25个建制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万元。
推行“五项制度” 村民自治“实”起来
宝兴县围绕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以推行“五项制度”为抓手,推动村级自主议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教育。
一是推行“一月一议”制度。该县每月固定召开“民情议事日”会议,对议事内容公开质询、集体协商、现场表决,目前共召开议事会议200余次,现场表决议事内容300余件。
二是推行“一村一约”制度。该县结合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村务管理等重要事务和热点问题,制定完善35个《村规民约》,建立“红黑榜”制度并召开评议活动35次。
三是推行“一村一网”制度。该县建立县级领导联村、乡镇干部联组、村组干部联网格、普通党员联户的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动员1200余名党员与1.96万户居民结对,帮助收集意见建议500余条,解决矛盾纠纷300余次。
四是推行“一月一晒”制度。该县全面落实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对村级财务收支、债权债务、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等及时公开。
五是推行“一村一校”制度。该县在每个行政村建立1所农民夜校,完善师资、教学、阵地等管理制度,截至目前,该县35所农民夜校共开展集中学习600余场次。
建立“五项机制” 农村法治“严”起来
宝兴县总结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经验,以建立“五项机制”为抓手,巩固“平安宝兴”创建成果,让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成为一种行为准则和自觉习惯。
一是建立法律顾问工作机制。该县深化“县级一法律顾问团、乡(镇)级一法律顾问工作组、村级一法律顾问服务者”制度,推动35名“三官三员”担任村级法律顾问,建立“三调四级”调解联动机制。
二是建立法律援助工作机制。该县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7个,建立法律援助联络点35个,落实法律联络员174名,目前,各级援助机构共计免费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200余件、免费解答法律咨询1200余人次。
三是建立法律常态宣传机制。该县深化“法治宣传进万家”活动,组建35支“普法小分队”“法治文艺队伍”“法律明白人”法治宣传队伍,共开展送法进村(社)宣传100余场。
四是建立纠纷多元调解机制。该县建立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推广家事审判法庭、“两代表一委员”接待室、“五老人员”调解室调解模式,目前,共排查村级矛盾纠纷78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700件,化解成功率达97.3%。
五是建立治安综合治理机制。该县持续开展“片区大巡防、警地联合巡逻、基层派出所警车巡逻、镇村夜间巡逻”等巡防活动,深化“一村一辅警”机制,强化镇村干部、网格员、辅警、人民群众联动协作,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局面。
开展“五项活动” 群众德治“活”起来
宝兴县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开展“五项活动”为抓手,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一是开展文化兴村选树活动。该县持续抓好“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文艺志愿服务等文化惠民活动,组建70余支文化艺术团队。2020年以来,共开展特色文化活动40余场次。
二是开展乡风文明培育活动。该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整合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8个。
三是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该县创新开展“宝兴县道德之星”评选活动,设立100余处宝兴好人光荣榜,积极向雅安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推荐“感动雅安”候选人6人。
四是开展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该县把学雷锋志愿服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相结合,打造志愿者示范站点5处,组建11支专项志愿服务队、132个志愿服务大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50余次。
五是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活动。该县开展“信用农户”评议活动,按照农户贷款信誉和违法记录,将农户分为优秀农户、良好农户、一般农户,共评选出信用乡(镇)3个、信用村17个、信用户6462户。(文 王卫东 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