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潘雄荣——公安窗口的“铿锵玫瑰”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0-11-29 18:23:30

【致敬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潘雄荣——公安窗口的“铿锵玫瑰”

全国先进工作者潘雄荣 供图 四川省总工会

  国际在线四川消息(冯巧凤):11月24日,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四川省94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进京接受表彰。其中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的就有她——潘雄荣。从警32年来,潘雄荣从一名干警,成长为派出所教导员并兼任西昌市政务中心公安窗口首席代表。

  一个默默无闻的彝家女子,在同事眼里,潘雄荣是对工作认真负责、业务过硬的优秀民警;在领导眼里,潘雄荣是敢挑重担、勇于牺牲、忘我工作的人;在儿女眼里,她是时常不顾家的母亲;在丈夫眼里,她是永远把工作摆在第一位的妻子;而在广大群众里,她是一个可敬可亲、让群众信赖的“铿锵玫瑰”,人民群众为潘雄荣竖起了大拇指。

  积极探索同城“一站式”服务的改革与创新

  为顺应形势发展,全面提升公安“窗口”便民利民的效率,潘雄荣与西昌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的同事一道,在认真调研基础上,提出了在公安窗口实行同城“一站式”的服务理念、简化户籍办理流程、精简行政审批程序,并于2014年率先在全州开展了户籍同城“一站式”服务工作:将西郊、河东、北城、外南、西城、长安等6个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区派出所的户籍业务,统一交由西昌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实行同城“一站式”受理、审批、办结;将以往需要4级(户籍员、派出所主管所长、治安大队长、分管局长)审批程序的户籍业务精简为由公安窗口前台人员即时办理、治安大队审批办结两种审批方式。

  同时,潘雄荣还和同事在公安窗口有针对性地开设了老弱病残及孕幼人员的专门窗口,在节假日开通身份证办理的绿色通道,并采取延时、错时工作制,始终坚持每天送走最后一位前来公安窗口办事群众后才关门下班。此外,针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群众办理身份证直接上门办证、送证。

  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根据凉山州政府和州公安局的部署和安排,西昌市公安局结合实际,全面开展了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潘雄荣所在的西昌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担任起了市公安局的改革任务。潘雄荣同志率领公安窗口的同事,集思广益,制定出台了《西昌市户口登记办事指南》、《西昌市身份证办事指南》、《西昌市边境管理通行证(深圳、珠海经济特区除外)核发办事指南》等近20个工作规范,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潘雄荣领队组织公安窗口同事、派出所民警、乡村组干部及司法鉴定机构工作人员开展专项入户核查行动,在半年多的时间内,她跑遍了西昌市的所有乡镇。由于部分住高山上的彝族村民居住太过分散,潘雄荣索性将办理户口的业务工作从公安窗口前移至各乡镇和基层村委会。为了不让群众来回跑,从取调查材料、取血样、填表格到审核一气呵成,潘雄荣常常工作到深夜才休息。

  公安窗口斗智斗勇巧抓“逃犯”

  2017年6月27日下午,窗口民警在办理户籍业务中,发现一名办证妇女神色慌张。民警立即向潘雄荣汇报,她凭借多年工作经验以电脑故障为由稳住该办证人员,同时安排警力进行信息比对核实。经查实该妇女名叫瓦渣么子作,女,彝族,1967年12月出生,户籍地是凉山州布拖县采哈乡留披村3组,系广元市苍溪县公安局网上追逃人员(2016年10月四川省广元市公安局非法持有毒品案在逃人员)。

  自潘雄荣2008年进驻公安窗口工作后,她常给在一起工作的民(辅)警交待:“我们这个窗口尽管主要是为群众服务,但由于我们的特殊身份,还应该擦亮眼睛、发现隐藏在办事、办证中的‘逃犯’。”同时,她还将自己在派出所、治安大队识别、抓捕嫌疑人的经验告知同事,要求大家既要胆大心细,又要确保自身安全。

  就这样,在潘雄荣的言传身教下,西昌市政务中心公安窗口近年来,共抓获各类网上“逃犯”15名。这些“逃犯“中,既有在西昌本地犯案的、也有在外地犯案后逃回西昌的。潘雄荣带领公安窗口的同事取得的这些战果,受到了办案部门的一致赞誉。

编辑:邓超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