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17家产业园区率先试水近零碳排放
2022-08-29 08:28:33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邓超责编:何剑岭

  原标题:四川17家产业园区率先试水近零碳排放 预计到2025年,试点园区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产值达2000亿元

(转载)四川17家产业园区率先试水近零碳排放

天府总部商务区总部基地效果图

  近零碳排放不是不排放温室气体。

  8月28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日前,省生态环境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确定了17家园区入选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标志着试点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这是在碳达峰碳中和新形势下,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新模式。”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说,近零碳排放园区是在高质量发展路径下,逐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不断降低单位产值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承担着使碳效能效具有先进性和引领性的期待。

  未来几年,四川将力争通过在近零碳路径探索、场景打造、投资融资、技术应用、数字赋能、统计核算、管理机制等方面的积极努力,在2025年前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分布于全省11个市(州)

  试点园区呈空间分布广等特点

  “园区既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载体,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上述相关负责人说,17家近零碳排放园区呈现出空间分布广、区域聚集度高、主导产业类型多、建设路径差异大等特点。

  整体上看,试点园区分布在全省11个市(州),成都平原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和攀西地区均有覆盖,其中成都平原经济区聚集多达10家试点园区,占比达58.8%,区域聚集特征突出。

  从主导产业类型来看,试点园区主导产业既有钢铁有色、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也有电子信息、动力电池、锂电材料、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还涉及数字经济和总部经济。

  “除独角兽岛近零碳排放园区、天府总部商务区总部基地近零碳排放园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外,其他园区主导产业均以制造业为主。”该负责人说,成都经开区绿色汽车产业近零碳排放园区、金堂工业园近零碳排放园区、遂宁安居经济开发区近零碳排放园区、宜宾三江新区东部产业园近零碳排放园区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聚集度较高。

  建立降碳管理机制

  因地制宜推动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

  事实上,作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绿色低碳产业聚集区,四川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有利于示范引领梯次有序协同碳达峰和碳减排,打造一批绿色低碳典型场景和优良实践案例,提升区域绿色影响力。

  落到实际,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据相关负责人透露,针对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工作,将建立降碳管理机制,将近零碳理念和要求融入园区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全过程、各方面。同时,促进能源低碳转型,例如,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能源项目,提升园区供热集中度和效率。加大余热余压余气梯级利用,提高常规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产出率。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持续提升清洁能源占比等。

  据悉,试点建设启动以来,已形成一定成效和特色。

  据该负责人透露,在省级层面,已推动构建近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政策体系,明确对创建成功的园区给予资金奖励,征集建设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库,并支持省内外17家机构联合发布全国首份近零碳排放园区倡议,加强政策解读和园区试点建设宣传引导。

  在园区层面,紧扣发展与减排,加快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和工程建设。

  比如,独角兽岛园区近零碳排放园区三批次一标段工程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全球首个以独角兽企业孵化和培育为主的产业载体项目加速呈现。天府总部商务区总部基地近零碳排放园区依托清华四川互联网研究院研发的“碳见”软件,实现情景动态演绎和碳数据一图呈现。

  预计到2025年

  试点园区产值有望达到5000亿元

  眼下,省生态环境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正从指导园区尽快印发试点建设实施方案、成立工作机制、组建试点支撑专家队伍,促进投资融资等多方面着手,帮扶指导近零碳排放园区开展更低碳、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探索。

  而对于四川而言,长久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近零碳排放试点工作。例如,省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明确,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示范。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推动近零碳排放试点建设。《四川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鼓励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开展近零碳排放方案编制工作,推进建设一批近零碳排放开发区;按照减源、增汇和替代三条路径,开展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四川省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行动计划(2022—2023年)》要求,开展零碳或近零碳试点示范,将“实施低碳(零碳或近零碳)试点示范工程”作为十大重点工程之一。

  眼下,针对已经启动的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据测算,预计到2025年,17家试点园区产值有望达到5000亿元,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产业和能源结构明显优化,碳排放管理能力大幅提升,碳排放强度显著降低,“低碳产业化、产业低碳化”取得重大进展。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