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专家学者相聚成都 解码公园城市如何迈向碳中和
2021-10-27 09:29:45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邓超责编:胡晓萌

  城市是人类活动最集中、碳排放量最大的地域空间,也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

  聚焦“公园城市迈向碳中和”,探索绿色低碳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模式,分享国内外城市在绿色制造、绿色生活、城市更新方面的实践经验,10月26日,第五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蓉召开。国内外先进城市有哪些发展经验和路径?又有哪些困惑和瓶颈?□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亚飞

  绿色制造:能源转型是重中之重

  我国已连续11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地位,“与此同时,工业的‘高碳’问题不容忽视。”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毛涛说,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49.8亿吨标准煤,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8%,“因此,工业的绿色转型,特别是能源转型是重中之重。”

  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给出具体的路径建议,“一方面要加大节能力度,快速推进节能创新,减少能源消耗本身就是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是加快绿能替代,可以设想的是,在未来的绿色低碳城市社区,分布式的光伏发电和储能设施,再加上智能微电网,将成为城市能源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川省水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全国第一,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8%,目前正以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为契机,加快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

  政府之外,企业也在贡献力量。四川川能智网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严怡分享的经验是,搭建能耗监测平台,为工商业用户提供能源大数据服务,助力企业精准用能、降本增效。

  绿色生活:引导市民共建共享

  玻璃覆盖的太阳能大厦高耸入云;全自动的交通网络上,电动车安静有序地高速通行;大面积的绿道将城市变成美丽公园……

  “如果你觉得这样的生活方式非常吸引人,那么请关注成都。”论坛上,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艾瑞碧描绘出了这样一幅图景。她谈到,成都正在重构城市生态,也展示了全新发展思路,让物理空间回归自然、减少能源消耗。

  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ICLEI)东亚秘书处主任朱澍发表了相似看法,从世界最长绿道到世界最大城市森林公园,再到街头巷尾的社区公园、微绿地等,成都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作出了分层设计,既发挥出生态涵养功能,也起到优化生活环境的作用。

  多位国内外专家、代表提及成都在公园城市建设上的探索和变化,也分享了他们在成都的实地体验,“绿色低碳的城市‘大战略’正逐步转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小确幸’。”

  9月底,成都推出了首批低碳消费场景名单,国庆节期间,就吸引了超60万名用户参与到有“低碳场景”标识的餐饮、商超、景区、酒店“打卡”体验,并获取“碳积分”。

  城市的主体是人,人的增长和流动,是构建绿色低碳城市不可忽视的变量。

  “成都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超过2000万人。”能源基金会低碳城市项目主任王志高说,对于像成都这样的超大城市,倡导市民群众主动参与并践行绿色低碳,减少人均碳排放尤为重要。

  为此他建议,一方面,绿色城镇化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福祉和需求,倾听市民群众的意见;另一方面,要增进宣传引导和激励政策,让普通市民知晓绿色低碳的内涵和意义,对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充满荣誉感。

  绿色城镇化:根据人口流量控制好城市“足迹”

  “有个现象值得注意,在欧洲,有不少上百年甚至几百年历史的房屋,而国内的普遍现状是,建筑生命周期短、大拆大建多,这就是‘高碳’行为。”王志高谈到,如何控制好城市“足迹”和建设规模非常关键。

  联合国人居署中国办公室国家官员应盛亮出这样一组数据,过去40年,我国实现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城镇化,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镇人口超过9亿人,这样的发展速度,也存在着高资源消耗、高能源消耗、高碳排放等一系列问题。

  论坛发表了《绿色城镇化共识》,就“绿色城镇化”集思广益——

  一方面是城市建设的“增量”规划。王志高谈到,人口的流动,让我们城市基础设施规划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交通、住房、配套要素等,“要追着人跑”。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刘燕华谈到,城市的发展也伴随着“城市病”,在国土空间的优化上,很多城市规划了“碳中和”路线图,需注意要与区域功能、生态协调等相适应。

  另一方面是城市建设的“存量”更新。“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完成21.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王志高提出,能否利用老旧小区改造机会,把建筑的绿色节能改造放进去,把充电桩装上,把低碳交通设施配上……这些都需要整体考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