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企业共谱发展“协奏曲”
2021-10-25 10:14:27来源:成都日报编辑:冯巧凤责编:胡晓萌

成渝企业共谱发展“协奏曲”_fororder_11

  繁忙的成都国际铁路港 本报资料图片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作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纲要》的印发在企业中引起热烈反响。成渝企业家纷纷表示,将积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助力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

  关键词1:物流供应链

  【机遇在哪里:到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呈现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雏形。以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链重塑为契机,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强化机制创新,优化、稳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企业怎么说:

  抢抓成渝现代产业体系协同新机遇

  优化全产业链智慧物流服务

  这几天,积微物联总裁胡伟仔细阅读《规划纲要》。每一次阅读,都会让他倍增对未来的发展信心,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成渝地区的新一轮发展机遇。“在《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篇章中,‘供应链’先后出现了5次,这说明了什么?”胡伟称,这说明了国家对成渝地区物流运输、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重视和聚焦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对成渝两地的企业来说,正面临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下的新一轮发展机遇。

  成立于2013年,成长于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联网+、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背景下,积微物联立足于成都深耕西南,创建大宗商品产业互联网平台,探索产业互联网新模式,实践“互联网+先进制造”助推钢铁行业企业转型和产业链升级。“我们深耕线上线下平台布局和资源集成能力,通过多种合作模式推进在成渝地区的战略布局,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这让我们受益匪浅、收获颇多。”胡伟称,比如,积微物联依托在重庆的攀中伊红公司,建立钢铁产业链的成渝地区一体化服务,以智能工厂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协同发展。

  据了解,深耕于高端汽车板剪切加工,攀中伊红大力推进智能工厂建设,被重庆市经信委评定认定为“重庆市智能工厂”。通过智能工厂建设,自动化、智能化应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早在2016年,积微物联决策层深入重庆调研市场,发现重庆拥有包含长安、长安福特、庆铃、华晨新源等10多家整车企业和1000多家规模以上配套企业的产业集群,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市场。于是,积微物联依托攀中伊红打造高端汽车板加工基地,通过线上平台与线下业务融合,与成都零部件公司一起形成联动关系,在汽车配套加工领域实施业务布局。胡伟表示,《规划纲要》提出,“优化、稳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蛋糕”,无论是成渝两地企业还是两地之外的企业,都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

  “站在新机遇的风口,我们正在加紧推进智慧物流平台迭代升级,加快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施新一轮布局,持续优化全产业链智慧物流服务,服务于成渝地区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胡伟说。据介绍,目前积微物联正在推进实施新的战略布局,围绕服务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宗物资核心物流节点,大力发展现代智慧物流产业,将起源于成都的“达海模式”、再生资源基地模式等升级复制到重庆。同时,积微物联还将加强与重庆区域企业合作,推进在大宗商品核心物流节点建设、产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以及供应链业务数字化和在线化等方面的合作,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关键词2:数字经济

  【机遇在哪里:积极拓展数字化应用。探索建立统一标准、开放互通的公共应用平台,推动双城经济圈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推动地级以上城市全面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筑楼宇等的数字化管理,稳步推进“数字+”与城市运营管理各领域深度融合。】

  企业怎么说:

  全感知 会思考 速响应

  构建“城市大脑”运行管理体系

  “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加速创新,使拓展数字化应用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推进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也给数字化应用创造了很好的环境。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共同的机遇。”成都市数字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分析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人口,是拓展数字化应用的土壤和市场。“此前在拓展市场的时候我们就发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政府部门也对治理的数字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公司核心业务已经拓展到包括成都市各区(市)县、乐山、广安、雅安等多个省内市州。”

  “数字城市公司是成都大数据集团下属企业,我们充分发挥国资平台和控股母公司赋能的优势,此次印发的《规划纲要》,提出要稳步推进‘数字+’与城市运营管理各领域深度融合,提高治理数字化水平,并且要通过数字技术促进公共服务、社会运行和治理方式创新。这与数字城市公司的定位和业务发展是高度契合的。”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比如依托公司建设运营的成都市“城市大脑”,持续探索构建“全感知”“会思考”“速响应”城市运行管理体系,支撑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的提升。

  在该负责人看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规划和建设是成渝地区经济发展新的机遇,为企业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对于成渝地区的企业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当然也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很幸运地赶上了成渝地区新一轮发展的快速列车。下一步,我们要继续立足区域,打造、深化、推广数字化示范应用,提升智能化水平,支撑产业、城市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3:美食地标

  【机遇在哪里: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坚持高端化与大众化并重、快节奏与慢生活兼具,激发市场消费活力,不断增强巴蜀消费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构建多元融合的消费业态。推动消费供给升级,促进经典川菜、重庆火锅、盖碗茶等餐饮产品品牌化,创建美食地标。】

  企业怎么说:

  期待成为成渝美食名片

  重庆有小面,成都有川菜,成渝共同的美食有火锅……身处成渝,你一定对火锅、川菜等美食念念不忘。《规划纲要》指出,要“促进经典川菜、重庆火锅、盖碗茶等餐饮产品品牌化,创建美食地标”。对此,正穿梭于成都、重庆两地的烤匠创始人冷艳君深感振奋,“这对成渝餐饮行业是重大利好。”

  冷艳君告诉记者,经过在四川、重庆的大量考察走访,“烤鱼受到川渝乃至全国食客的青睐。”对于未来,她憧憬说,“随着进一步发展,我们势必会走出成渝、走向全国。这次《规划纲要》的印发,让我看到了契机,更对未来充满信心。在政府的支持与推动下,期待进一步做实成渝美食地标,成为成渝的一张美食名片!”

  关键词4:民营经济

  【机遇在哪里:建立规范化、常态化政商沟通机制,畅通民营企业反映问题和诉求的渠道。积极缓解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难题,创建民营经济示范城市。搭建川商渝商综合服务平台,引导川渝两省市商(协)会和重点民营企业共同开展项目推介、银企对接,鼓励川商渝商回乡创业。】

  企业怎么说:

  川渝民营企业家

  携手唱好“双城记”

  蓝图已经绘就,成渝两地民营企业家如何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优化区域电力供给,积极推广分布式能源发展。”川渝民营企业家联盟轮值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对于《规划纲要》的出炉感到十分振奋。刘汉元表示,与众多世界级城市群一样,成都和重庆将各种资源和优势在一定区域内进行有效整合,将形成一个双城、双中心的经济带和产业带,对中国西部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成都、重庆历史上同属巴蜀,地方文化和地理位置相近相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政策能够使成都发展空间更大,让重庆发展更有支撑。比如解决成都、重庆的能源问题,向东有三峡电站,向西有丰富的风能、光伏发电能源。结合四川的水电优势,可以连成一个很好的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电网,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绿色协调发展。

  《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10月12日,川渝民营企业家联盟在重庆成立。通过这一平台,双方将进一步凝聚起川渝乃至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力量,协同发展、合作共赢,为实现 “一极两中心两地”目标作出贡献。

  战鼓催征马蹄疾,砥砺奋进正当时。“我们将发挥主体作用,探索创新机制,争做川渝协同发展的推动者;放眼全域发展,紧密交流合作,争做高水平开放的开拓者;坚持创新创造、共促产业发展,争做高质量发展的领军者。”刘汉元表示,“双城记”发展紧锣密鼓,“经济圈”建设如火如荼。民营企业家携起手来,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充分展现川渝民营企业家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川渝民企力量。

  关键词5:消费供给

  【机遇在哪里:构建多元融合的消费业态。推动消费供给升级。提升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等市场化供给质量,壮大社会服务消费。发展消费新场景。推动教育、医疗等服务线上线下交互融合。发展更多参与式、体验式消费模式和业态。】

  企业怎么说:

  精准对接多元需求

  扩大个性化服务供给

  在咪嘛月嫂总裁奉辉看来,成渝不论是风俗习惯抑或是文化组成都高度相似,尤其成渝高铁缩短两地空间距离所构建的“大市场”,也让更多企业将目光聚焦在这片投资兴业的热土上。“作为家政服务企业,我们市场战略目前主要在川渝地区,成都、重庆均开设分支公司,《规划纲要》的发布无疑给了企业坚持川渝地区市场定位的底气,而相关政策的推动也将为企业构建更好的发展环境,我们也可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供给为当地市民服务。”

  “在近10年的经营过程中愈发清晰地意识到,厘清导致家政服务供需矛盾的具体因素,是提升有效供给的关键。”奉辉认为,家政业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引导市场主体精准对接居民多元消费需求,要开发居民需求旺盛的适切性产品,扩大专业化、个性化、品牌化服务供给。“如《规划纲要》中提到的服务线上线下交互融合,促进线上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以及推动服务标准化建设、健全消费领域信用监管体系等,对家政服务这样的行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宋丹蕾 本报记者 朱光泽 程怡欣 杨富 刘泰山 李艳玲 孟浩

  本报制图 赵蕴如

  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